2012年1月6日 星期五

新合約開倉的選擇權策略

選擇權合約新開倉的時候,投資人通常會碰到以下的問題:

買方的問題在於價平附近履約價的權利金太高,如果為了要貼近市場的脈動而執行買進價平附近履約價就會因為成本太高,而限制了可以交易的部位,因此若是突然出現大行情將會影響到獲利,但若是買進較價外的履約價,雖然操作的成本較低,可以增加操作的部位,但因為遠離價平,Delta值太小,所以權利金無法忠實的反應行情的漲跌,除非突然出現大幅的波動,否則也不容易獲利

越接近到期日,Gamma越大,權利金價格受Delta影響越高,而且價平附近履約價權利金會開始縮小,有利降低交易成本,這種現象在合約期間過半之後,會逐漸顯現出來,通常計算合約過半的時間點是以每個月月底的摩台指結算之後,以2012年1月的台指選擇權為例,合約期間從2011年12月22日到2012年1月18日,長達27天,若以過半的時間點計算,則大約是在1月4日或5日以後才是買方部位較佳的進場時間點

賣方的困難度在於距離結算日太遠,所以權利金在期初消耗的速度非常的緩慢,獲利不易,而且,距離到期日越遠,隱含波動率對權利金的影響越大,萬一碰到波動率大幅上升,就需承擔損失擴大的風險
Gamma及Theta值會隨著到期日的接近而變大,但波動率變大,卻會使得Gamma的絕對值減少,Theta的絕對值增加,若波動率下降,則Gamma的絕對值增加,Theta的絕對值減少
Gamma值減少,不利於權利金增加的速度,Theta值變大會加快權利金消失的速度,因此建立賣出部位最好的時間點是在接近到期日且波動率變大的時候

那麼,要如何擬定在合約初期的選擇權策略?建議從理論價與市價的價差下手,進行小部位的短線價差交易

透過B-S評價模型可以計算出選擇權權利金的理論價值,若發現該選擇權履約價的理論價值高於市價,就買進該履約價,若發現該選擇權履約價的理論價值低於市價,就賣出該履約價
舉例
假設台股指數在7370點左右,波動率=27.43
7400Call的理論價值=236,7400Call當時的市價=220,理論價值>市價16點
7400Put的理論價值=256,7400Put當時的市價=250,理論價值>市價6點
兩者相比較
7400Call的市價低估了16點,低估的幅度大於7400Put的6點
因此可以進行買進7400Call的策略,等理論價與市價縮小的時候就出場
但若理論價與市價的價差小於10點以下,由於價差太小,而且有交易費用的問題,因此在獲利空間不大的情況下,建議不進場交易


投資人同時也可以利用這種模式來研判目前市場的短線趨勢
Call的理論價大於市價,買進買權,短線偏多
Call的理論價小於市價,賣出買權,短線偏空
Put的理論價大於市價,買進賣權,短線偏空
Put的理論價小於市價,賣出賣權,短線偏多

執行這種小部位的短線價差交易策略的困難度,在於輸入評價模型的波動率的正確性,若輸入的波動率不正確,所得到的理論價值就會有誤差,不利策略的執行

解決的方式
1.使用期交所每天提供的波動率指數
2.自行計算短期的歷史波動率(一般是20天,大約等於一個合約的交易天數)
3.從各期貨或證券商提供的Call-Iv(買權隱含波動率)以及Put-Iv(賣權隱含波動率)分別輸入評價模型去計算買權與賣權的理論價
4.不論使用哪種計算方式得到理論價,建議要一致的長期使用,但是可以將不同波動率得到的理論價作成記錄,經過一段時間再來比較哪一種波動率得到的理論價有較高的正確性以及勝率,再來決定是否要更改輸入評價模型的波動率

原文連結: 新合約開倉的選擇權策略 - 與選擇權有約 - 聚財網 理財論壇 http://www.wearn.com/bbs/topic.asp?topic_id=200919#ixzz1igtm4aU4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