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2月25日 星期日

選擇執行履約價的原則

研判標的物未來價位出現的機率,是選擇執行履約價的原則

以下分別以買方與賣方的立場來討論

買方選擇履約價的原則

1.波動率處於低檔,但履約價的隱含波動率有逐漸上升的趨勢

2.研判在到期日之前,有出現突破壓力或跌破支撐價位的可能,就在可能的或已經出現的突破(跌破)點,執行買進的動作,假設研判上方壓力的突破點是6980點,就買進7000Call,研判跌破下方支撐的價位是6820點,就買進6800Put

3. 研判在到期日之前,將會出現明顯的趨勢,但無法判斷是向上突破或向下跌破,就應該在這個盤整區的上方買進Call,下方買進Put,建立買進跨式或買進勒式部位

選擇買進的履約價,建議以價平或價外1檔履約價為準

賣方選擇履約價的原則

1.波動率處於高檔,但履約價的隱含波動率有逐漸下降的趨勢

2. 研判在到期日之前,不可能突破上方的壓力或跌破下方的支撐,就可以在壓力價位的上方賣出Call,假設上方的壓力價位是6980點,就賣出7100Call;在支撐價位的下方賣出Put,假設下方的支撐價位是6820點,就賣出6700Put,
因為行情在第一次碰到支撐或壓力的時候,不一定會立即突破或跌破,所以在壓力價位的上方賣出Call,在支撐價位的下方賣出Put,可以在相對安全的情況下,多賺取一些時間價值,但若行情來測試壓力或支撐的次數越多,則賣方部位被突穿的機率越高,此時應提高警覺,將部位出場或加入保護的買方部位

3. 研判在到期日之前,沒有明顯的趨勢,很可能在某個區間整理,就可以在這個區間的上方賣出Call,下方賣出Put,建立賣出跨式或賣出勒式部位,同樣的,若行情來回測試壓力或支撐的次數越多,則賣方某一個執行價被突穿的機率越高,此時應提高警覺,將部位出場或加入保護的買方部位

選擇賣出的履約價,建議以價外2~3檔的履約價為準

結論:

履約價的選擇,主要的考量因素是
1支撐與壓力,就是所謂的關卡
2.目標價位,就是所謂的預估滿足點
3.盤整區間,就是所謂的整理區


至於要當買方或賣方,則要考量下面三個因素:

1.波動率從低檔開始上升,要當買方,波動率從高檔開始下降,要當賣方

2.在趨勢明顯的情況下,要以是否成功突破壓力或支撐來考量要當買方或是賣方,若研判可能成功突破,則做買方,若突破,買進Call;若跌破,買進Put,
若研判不可能突破,則做賣方,不可能向上突破,賣出Call;不可能向下跌破,賣出Put

3.在趨勢不明顯的情況下,要以到期日之前,是否將停留在某個區間整理的可能性,作為決定當買方或賣方的考量

若研判在到期日之前,行情將可能出現突破或跌破的趨勢,就建立買進勒式,買進跨式或逆比率價差部位

若研判在到期日之前,行情將可能在某個區間整理,就建立賣出勒式,跨式或比率價差部位。

4.如果很確定行情將在某個價位附近整理,就可以在這個價位建立賣出跨式部位,即使該價位還未出現,但可以預先建立部位,假設目前台股的價位是6880點,但確定行情將在7000點整數關卡附近整理,就可以預先建立賣出7000跨式的部位。

如果很確定行情即將脫離目前的價位,則應該在這個價位建立買進跨式部位。

5.因應所研判的狀況而建立的部位,買方建議至少觀察2~3天,賣方建議至少觀察3~5天。若行情發展有利部位,就將部位留倉或調整成為免費部位,行情發展不利部位,就認賠出場。

http://www.wantgoo.com/PersonalPage/MyBlogPost.aspx?MemberNo=22609&ArticleID=78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